六安职业技术学院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六大优势

2017/7/13 15:30:00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是2001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专科层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为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安徽省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安徽大别山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六安农民学院执行院长单位。


        区域位置——优    学院坐落在享有“青山、绿水、红土地”美称的六安市。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边,俗称“皖西”,是大别山中心区域城市、省会合肥经济圈副中心城市、长三角城市群节点城市、国家级陆路交通枢纽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级森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文明城市。六安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丰富,是全省六大旅游区之一。上古时皋陶及部族就在这里生息,古文化游蜚声四海内外,古城、古镇、古民居、古战场构成了六安旅游文化的优美画卷。六安是中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走出了108位共和国的开国将军,有“将军摇篮”美誉;红色遗存十分丰富,是国家公布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六安生态环境优良,自然景观众多,现有天堂寨、万佛湖两个5A级景区、20家4A级景区、19家省级最佳旅游乡镇;淠史杭五大水库如一串璀璨的珍珠散落期间,碧水蓝天,源远流长,让人流连忘返。
        学院位于六安市经济开发区,东临新桥国际机场不到40公里,南近合武高铁、宁西高铁(从学院乘坐201路公交车可直达六安火车站),西接203省道(六寿路),北靠沪陕高速六安北出口,具有优越的区域优势。


        校园环境——美    学院充分发挥校园大(占地1500亩)、水面阔(水面约300亩)的优势,精心打造优美育人环境,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建成“志勤圆梦、温故求真、善水涤尘、青春印象、洗桐问茶、清溪留韵、柳岸霞起、荷塘凝翠、绿野寻芳、不言树人”十大景点和 “池畔牧牛、天下皆春、绿篱迷宫、恶竹须斩”等景观小品;建有命名内涵丰富的校园道路、楼宇、桥梁、景点、摆石等;拥有校史馆、皖西历史文化馆、皖西红色文化馆和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及传承教学基地、温故台、文化广场、现代农业观光园与大别山植物园、六安市唯一的水上高尔夫练习场等。校园内湖水荡漾、芳草遍地、绿树成荫、百鸟鸣啭,集现代校园、绿色校园、生态校园为一体。师生身处其中,时时受到“真善美”传统文化的熏陶,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


        办学理念——新   学院秉承"学以致用,惟志惟勤"的校训;明确了"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质量为先、特色竞争、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依法治校、文化立校、开放活校、改革兴校、创新强校”的发展战略;确立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把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成一所“‘高水平、有特色,省内一流、全国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设定了“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既具有科学人文素养和健全人格,又具有相应职业岗位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和良好职业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了“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机械制造类、现代服务类、电子信息类、建筑类专业群建设为重点,带动其它专业建设,凸显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品牌” 的专业建设定位;确定了“改革创新、提升内涵、凝练特色、科学发展” 办学思路;凝练形成了“自强不息、志存高远、勤恳奉献、团结奋进”的学院精神;探索形成了“文化浸润、人格养成、能力固本、素质铸魂”“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办学条件——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562人,其中,专任教师460人,教授11人、副教授12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116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专业带头人8人,省级教坛新秀9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教学团队5个,院级专业带头人45人,博士后工作站1个。学院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练型”师资队伍。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6000多万元,图书馆藏书近百万册(其中纸质图书60万册),并拥有中国知网、超星数字、万方数据等网络文献资源。建有汽车技术实训中心、机电技术实训中心、建筑技术实训中心、园林技术实训中心、财务管理实训中心、旅游管理实训中心、工商管理实训中心、艺术设计实训中心、服装设计实训中心、电子技术实训中心、信息技术实训中心、体育训练管理中心和英语教学网络中心等十三个实训中心,拥有各种实验实训室170余个。建立了Auto CAD认证项目授权培训考试站、全国高等学校(安徽考区)计算机水平考试考点、华为3COM认证考点、Auto CAD、SOLIDWORK、PRO/E认证项目授权培训考试站以及普通话测试站等。设有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站,设立电工、维修电工、农艺工、农机修理工、良种繁育工、园林花卉工、园林植保工、农业技术指导员、计算机操作员、计算机维修工、无线电测试工、砌筑工、测量放线工、电焊工、车工、数控车工、汽车维修工、加工中心操作工、钳工等19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所。
        建有南苑餐厅和北苑餐厅,餐厅2016年被评为六安市A级食堂;学院荣获“安徽省高校餐饮行业先进集体” 和市级卫生先进单位等称号。建有香樟园和青桐园两处学生公寓,住宿条件良好。建有标准塑胶体育场、篮球场、排球场及网球场等,保障师生休闲生活,保证大家德、智、体全面健康发展。


        教学质量——高   学校始终高度重视质量工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了完善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形成了常态化人才培养质量自主保证机制。累计获得包括国家级优质专科学校、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安徽省示范高职院校在内的省级以上建设项目150多项,其中国家级优质专科学校1项、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1项、省级示范高职院校1项,省级特色专业13个,国家级、省级示范实训中心7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0项,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以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9门,省级教研项目44项,项目总数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茅。2016年,承担国家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14个项目和28项建设任务,进一步推动了学校创新发展。大力开展教学改革,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建设,利用微课云平台和课程微信群等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展“学做一体”、“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分段教学”、“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先后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得奖项100多个。
        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确立 “全面融入、全员覆盖、全程递进”的基本思路,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培养了业务过硬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成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逐步做好创新创业精英班、卓越班、拓展班教学工作;并聘请知名专家学者举办创新创业教育讲座,加强创客工坊建设,开展创新创业竞赛。学院营造了浓郁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广大学生切实提高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努力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就业渠道——畅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主要通过毕业上岗、大学生村官、普通专升本、西部计划、应征士官、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招考等多种毕业生就业渠道,促进就业服务与就业指导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着力构建“一手抓培养,一手抓市场”的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就业工作赢得了学生、家长、上级部门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5%,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新华网、安徽电视台、安徽教育网、安徽日报、安徽工人报、安徽青年报、皖西日报、六安电视台、六安新闻网等多家媒体深入报道。2008年起被省教育厅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全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第三方权威数据机构麦可思公司发布的我院2015年和2016年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对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学院毕业生就业主要去向:
       (1)直接就业
        学院建立了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等三百多个就业基地。通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推荐毕业生就业。
       (2)参加“专升本”考试
        毕业生在毕业当年可以通过全省统一组织的“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院校学习并取得本科学历。
       (3)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
       学院毕业生可以参加全国各类公务员招聘,具有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资格;毕业生可以参加全国各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招聘,具有进财政拨款事业单位资格。
      (4)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是由中央财政支持的全国项目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选派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基层乡镇一级从事1-3年的志愿服务工作。
       (5)应招士官和应征入伍
        应招士官。学院作为各大军区招收士官安徽省试点高校之一,每年根据部队所需在相关专业中招收。
        应征入伍。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除享有优先报名应征、优先体检政审、优先审批定兵及其他优待安置政策外,还享受优先选拔使用、考学升学优惠、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等优惠政策。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招商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站点留言 | 行业网联盟

版权所有 © 北京网库英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网库英才114招生网 - 2023高考-中考-成考-自考-招生-知名招生考试信息门户网!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胜古中路1号蓝宝商务大厦402  邮编:100029
电话:010-80788512  传真:010-80788512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24748号-5 技术支持:北京网库[ 23.4375]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5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