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多所高校举行了自主招生复试。至此,2013年自主招生基本结束了长达5个月的选拔,只待高校最终开榜。从2003年至今,我国高校自主招生试点的进程走进了第十个年头。十年来,有关自主招生的争论从未间断。今后,自主招生考试将何去何从?回首十年,自主招生还需破解哪些矛盾与争议?记者通过多方面采访,试图找到其中的答案。
3月16日,本市河西区珠江道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众多人流车流最终聚会在天津商务职业学院河西校区——这是自主招生三大联盟“华约”“北约”“卓越”2013年自主招生初试天津考点的所在地,2100多名考生参加了这场“小高考”,考点周围的酒店被抢订一空。
4月初,由各高校独立实施的自主招生复试全面打响。4月6日,“华约”联盟的清华大学(招生办)、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自招复试举行;4月13日、14日,“北约”联盟的北京大学、“卓越”联盟的同济大学等高校也举行了自招复试;本市施行自主招生的两所高校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此前也已完成自主招生选拔工作。至此,2013年自主招生接近尾声。
2013年,全国共有77所高校面向全国进行自主招生,13所高校面向各自省市进行自主招生。就在这些试点高校自主招生选拔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同时,3月31日,教育部召开高校自主录取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并公开发布此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提到的许多要求在此次工作会议上得到重申,包括明确自主招生对象为“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者”,“笔试科目原则上一门,不超过两门”,“试点高校的自主选拔录取计划不超过本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等。多家媒体将这份《意见》中的内容当做新闻来报道,但记者了解到,这份文件在2012年12月12日便已正式印发。考虑到三大联盟自主招生简章均发布于《意见》正式印发的前一天,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今年自主招生考试瘦身、集体撞车、注重学科专业测试,均与教育部要求密切相关。
如今回头再看今年自主招生的变化,可以说三大联盟对《意见》“落实”最为坚决的就是“笔试科目原则上一门,不超过两门”的要求。虽然名目有异,但三大联盟均将笔试简化为:文科测试数学、语文,理科测试数学、物理,这也是对考生备考影响最大的改变。三大联盟初试时间“撞车”客观上避免考生的奔波与多次考试,也符合《意见》中“注重为考生减轻备考负担”的要求。此外,今年多数高校也都强化了学科专业测试。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工作会议要求试点高校要尽早制订2014年本校自主选拔录取试点方案和招生简章。与《意见》有明显不一致的做法要及时予以调整,对于调整不力的高校,2014年将被剥夺自主招生试点资格等。“在《意见》和此次工作会的严肃指令下,明年自主招生联考的笔试科目应该不会超过两科,甚至有合并为一科的可能。”有关专家分析道。
高校自主招生
从“冬令营”到“小高考”
十年实际录取10.7万人
我国于2003年在22所高校首批启动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起初招收不足两千人。10年间,自主招生选拔形式从“冬令营”向“联考”发展,试点高校数量和招生规模稳步增加,截至2012年,试点高校达到90所,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累计公示自主选拔录取资格考生19.8万人,实际录取了10.7万人。2010年“华约”“北约”“卓越”三大联盟的成立,掀起了高校自主招生联考风潮,高校自主招生也达到高潮。如今,由于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几乎聚集了我国所有的顶尖大学,自主招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自主招生联考则被称为“小高考”,也有大量学生通过自主招生走入名校。
十年自主招生 三大困惑待解
“10年来,试点工作整体有序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教育部召开的高校自主录取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讲道。同时,教育部也提出了自主招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有的高校试点工作定位出现偏差,热衷于争抢部分中学的学习尖子,未能充分体现高校学科专业特点和通过综合评价选拔人才的要求;二是部分试点高校在自主选拔初试中组织较大规模的笔试,学生备考负担加重;三是信息公开、监督力度,考核选拔科学性、规范化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接受采访的考生、家长,高校招生办、招生组负责人中,鲜有对自主招生改革投彻底“反对票”的,只有部分高中教师对此形式略有不同意见。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其实各方对于自主招生的困惑,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困惑1 掐“尖”还是选“特”
教育部在《意见》中提出自主选拔录取主要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但一位常年负责高三教学的把关教师说:“本来以为自主招生主要是选拔特长突出的学生,但班里被选拔进去的依旧是那些所谓‘品学兼优’的传统好学生。”
相对来说,清华大学三年前推出的“拔尖计划”显示出了向具备单方面专长考生倾斜的趋向——最突出的特征是,获得该计划认定的考生在自主招生笔试中的分数单独划线。其认定的学生,都在某一领域确有卓越表现。但从整体上看,今年清华大学“拔尖计划”认定并进入复试的考生只有27名,在800余名进入复试的考生中依然少得可怜。《意见》中提出的“凡能提供确有某方面特长或创新潜质证明材料的考生,试点高校应允许其直接进入学校考核面试环节,不需要参加学校笔试”,这种情况,在实际招生中极其少见。
困惑2 考全科还是考部分
尽管教育部要求压缩自主招生笔试科目,但由于官方并没有认定压缩的对象是考试内容的“科目”还是考试数量的“科目”,实际上也为高校留了一定空间。今年,虽然三大联盟均采取考试科目简化为两科的方式,但作为独立实施自主招生考试的高校,复旦大学依旧采取了考查全科的“千分考”,十个学科内容均汇集其中。复旦大学招生办主任丁光宏认为其千分考形式符合其培养理念——致力于培养各行各业领袖人才,因此希望考生在中学能够把知识掌握得全面、扎实。南开大学所设置的文科基础与理科基础两项考试,也分别包含了文理科各科目的内容。
三大联盟的考试瘦身,也在高中出现了争议。新华中学特长级部(由三个年级的理科特长班组成)主任赵焱就觉得今年自主招生笔试结果存在相当的“偶然性”。她认为这与单考数学、物理两科关系很大,因为在正常的教学中,评价的是全科,到了自主招生中只评价其中两科。这对于化学、生物学科优秀的学生来讲就显得不公。记者在采访中也听到文科考生反映:“为什么理科考试有物理,而文科考试史地政,都不考?”还有的考生则不认为减少考试科目就能 “减负”,“因为高考的原因,我们肯定要全面备考,所以自主招生时考全科还是考单科,我们所需要承担的负担实际上并无太大差别。”
困惑3 重笔试还是重面试
尽管《意见》提出,注重以面试为主考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而各高校也在招生简章中提高面试的占比、重申对面试的强化和重视。但记者通过实际采访了解到,对于大多自主招生高校来说,面试往往更多是在决定考生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后加分层级,决定考生能否通过自主招生认定的依然是笔试。“因为通过面试判断考生素质和能力,并实现区分度的难度的确很大。”一位参加某知名高校面试的考官向记者透露,“比如,在我所面试的十余位考生中,既没有表现特别优秀的,也没有表现非常不好的,水平大多旗鼓相当。”而从历年各名校的面试题也可以看出,许多是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题目,要用分值评判这些题目的答案,加上评委的个人因素,结果也很难公允。像天津大学及部分“卓越”联盟的高校今年就并未在复试环节实行面试。所以,至少在当前笔试成绩优秀仍是自主招生选拔最关键的条件。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 © 北京网库英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网库英才114招生网 - 2023高考-中考-成考-自考-招生-知名招生考试信息门户网!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胜古中路1号蓝宝商务大厦402 邮编:100029
电话:010-80788512 传真:010-80788512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24748号-5 [
30.7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