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广告
您的位置:招生网首页 >> 考试政策 >> 详细信息

各地推就近入学 优质校稀缺恐造教育不公(二)

2015/4/8 17:55:00 网库英才114招生网 【 】  

        至于在上海,除如北京施行热点学校牵头的集团化办学外,为防止对“学区房”的炒作,上海静安区还已开始实验“一个门牌号、一个居住户,五年内只接收一名学生”进入小学的作法。此一作法,还已被上海市教育主管部门鼓励各区县加以参照,以遏制有人买房入学后随即转手卖房的炒作投机行为。但虽然同一住户内每年皆有新生入学,对一般家庭而言并不符合常理,“五年内只接收一名学生”的门槛对多数家庭或不构成影响;但如果存在计划外生育、或开放“单独二胎”后,夫妻于五年之内连续生育等情况,则此一措施能否对特定家庭予以变通、特案处理,仍待观察。

  而在广东,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江东则在今年的广州市两会上透露,广州市规划的每个学区内,都将拥有五到六所水平相当的初中。至于“谁先选,谁后选”,则就要看积分而定。评定积分的指标则包括学生在该学区内居住的时间长短、户口迁入的先后顺序、或房产是属于孩子父母名下,还是祖父母名下等。

  而在深圳,根据深圳市教育局于2015年初发布的《关于义务教育招生工作指导意见》中则提出,要从今年起积极探索“大学区招生制度”。而市内的各区则可依据“相对就近、教育均衡程度相当、学校相对集中、九年一贯对口”等要求,以社区、街道等为片区,设置所谓的“大学区”。家长则可自愿在学区内,为子女报读两到三所学校,再按志愿次序和积分高低依次录取。

  至于积分评比的项目,则包括学位申请人家庭的户籍类型、住房性质、入户时间、居住年限、缴纳社保年限或纳税年限、计划生育情况等。最后则要作到积分项目及标准公开、积分结果公开、学位安排公开,以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

  然而,探索所谓的“大学区”制度和学区的内资源整合,或许可以缓解市域之内不同学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但依据家庭积分情况来评定报读学校录取顺序的方针,却又难免造成同一学区之内,出身于不同处境家庭的不同学生,在入学时遭逢实质机会的不平等。

  效率难题

  针对教育部订出将大城市内小学“划片就近入学”比率拉高到100%的目标,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中山纪念中学校长贺优琳却担忧,如果没有先达到使片区内“每间学校都一样好”的前提,那么要求100%的就近入学,反而会造成另一种不公。

  贺优琳解释,如果一个地段或片区里,就是没有足够好的学校,但“孩子很优秀,家长心里也不服气”,那么只能无奈地将孩子送去高端的民办学校。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贺优琳就曾表示,当“每间学校都办得一样好”、“每个学校都有好老师”等条件尚不具备时,就让所有人都必须就近入学,这相当于是一种“懒政”。他在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还说,“如果真的做到了,家长就不会舍近求远、不惜代价、省吃俭用、勒紧裤带把孩子送到另外一个好学校去”。

  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王强则担忧,即使实现了所有适龄儿童的“就近入学”,也未必能达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预期效果。因为,以城市地理空间作为基本划分逻辑的学区制和“划片就近入学”方案,很有可能因市内各区的条件不同,而衍生出“学校生源阶层单一固化”、“加剧社会阶层分化”,不利于社会融合,等不少国家均曾经出现的弊病。

  学区治理仍待完善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要落实好“划片就近入学”的政策,还需要完善学区的治理和学位的公平分配。

  熊丙奇建议,应在各个学区内组成由教育部门官员、人大代表、各校领导、教师和家长代表、社会公正人士组成的“学区教育委员会”,使学区制的意义不只是划片入学的分界线,还能由各个学区自行承担起监督招生方案实施、确保过程透明公平、监督政府拨款等职能,并推动将学区内各校的资源分配逻辑,从常见的“锦上添花”转向“雪中送炭”的模式,如此才能使“择校情结”获得真正的缓解。

  就近入学,是国家写入《义务教育法》的重要承诺。在《义务教育法》的第十二条明文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但是从建国以来,除了在“文革”期间,关于设立重点学校的思路遭到批判之外;在其他大多数时期里,在全国、省、市、县各级兴办层层迭架的重点学校,“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 ,既注意普及 ,又注意提高”,都已成为政府在办学资源有限、人才需求急迫的背景下,教育部门长期配置资源的一种惯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现实中各地义务教育体系的重点和非重点学校之分野,仍实质存在的情况下,要说服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完全放下择校冲动、接受“就近入学”的方针,并非一蹴可就。

  当局除了须确保在同一学区内,学生入读不同学校的电脑派位、积分评比或其他分配机制能使人信服外;更关键的则是将推动“划片就近入学”的核心初衷,从“便于政府办学”转移到“便于学生就学”的思路上来。

院校推荐更多

欢迎考生家长进入院校推荐查询咨询各类院校,为考生准确填报院校录取志愿作准备。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招商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站点留言 | 行业网联盟

版权所有 © 北京网库英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网库英才114招生网 - 2023高考-中考-成考-自考-招生-知名招生考试信息门户网!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胜古中路1号蓝宝商务大厦402  邮编:100029
电话:010-80788512  传真:010-80788512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24748号-5 技术支持:北京网库[ 39.0625]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5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