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关注社会热点,贴近时代旋律
每年的高考题目,都是年年岁岁理相似,而岁岁年年题不同。2020年的新课标Ⅰ卷政治试题,充分体现出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到的高中政治核心素养体系: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
今年的全国Ⅰ卷,整体难度并不大,考查的知识点也相对稳定。具体来说,这份试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关注社会热点,贴近时代旋律
在文综试题里,政治一向是最关注热点、最能反映时代特色的,这在命题里体现得非常透彻。
比如,第12题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防疫物资一度短缺为背景,考查企业的社会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企业的社会责任。
再比如,第23题以广西某山村引导村民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建设观鸟基地,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特色产业,考查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灵活地把课本知识和社会热点结合起来。
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时,一方面掌握课本知识,另一方面时刻关注社会热点,并且多思考社会热点可以对应到哪些课本知识。多做这样的训练,就能建立良好的思维,对于考试来说很有帮助。
二、引导学生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比如第40题,材料既紧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社会热点,又明确指出中医药在诊疗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坚持中医药治疗方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诊疗体系。不仅在全国产生了很好的诊疗效果,还分享给国外的医疗专家,与世界各国共享。题目考查学生对认识论原理等相关课本知识的掌握,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作用。
三、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及思维能力
比如考查中央财政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政府机构改革等相关事件,表面上在考课本上对应的知识点,实际上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思考公共问题,正是高中政治核心素养体系的体现。
(作者:王雪,有道精品课高中政治教师,十年一线高中政治教学经验,近百名学生考入北大、复旦、人大等一流高校。)
地理:
素养与能力并举,知识与应用结合
2020年高考地理试题继续坚持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的命题原则,试题重视地理本质、突出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素养,体现了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考查,形成了“素养与能力并举,知识与应用结合”的命题特点。同时,试题紧密实际生活,特别突出了当下科学抗疫的实际背景,让学生体会和思考生活中地理的存在、作用与魅力,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和科学精神。试卷命题兼具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难度合理、区分度强,很好地起到了对学生检验和选拔的作用,同时也为未来高考改革地区的命题方向进行了很好的铺垫,对一线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今年的全国I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自然地理试题比重增大,难题提高,注重地理原理考查
例如试卷的选择题第7-8题海岛淡水资源开发利用、第9-11题长白山林线变化、主观题第36题顺坡垄葡萄生长与光照降水因素,主观题第37题玄武岩台地山地形成过程,这些题目均为典型的自然地理材料分析题。
虽说今年题目整体难度较大,尤其是主观题36题、主观题37题让同学们一时间无从下手,但只要认真阅读材料给出的文字信息、图片信息,并结合自然地理学过的核心原理,也可以迅速建立解题思路,辅以适当的推理和分析,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这样的题目比较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学科素养,也对考场临阵应考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心态平复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很好地体现了高考区分选拔的要求。
二、综合题区分度强,突出能力,利于选拔优秀学生
例如试卷的第37题玄武岩台地山地形成过程,让学生乍一看无从下手。但只要仔细挖掘材料给出的具体信息,如“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台地、平顶山、尖顶山海拔依次递增”“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河谷对台地的分割与侵蚀”等。利用这些关键信息,就可以有效分析出37题第(1)(2)(3)问的答案。再比如第(2)问考的“地质作用过程与顺序”,也是典型的自然地理成因类问题。在平时课堂上这种“板块变迁与地壳抬升下沉”、“流水侵蚀对地貌的影响”类问题也讲过很多,内力有地壳抬升与下陷,外力有风蚀、水蚀、风化等作用,对于基础较好、平时认真听学习的同学,完全可以根据相关信息找出正确答案。
三、注重应用与思考,鲜明体现高考地理核心素养
通过对今年的高考地理真题的分析,我们再次验证了一个真理,那就是只靠“记忆书本”“背诵教材”已经很难把地理学好了,面对材料突出、设问新颖、考查能力的高考试题,不主动思考的同学一定会束手无措。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更加注重对地理读图能力、材料分析能力、事物推理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在千变万化的高考中立于不败的境地。
最后,高中同学应该如何做好未来学习的规划,有效提升自身的地理素养、地理思维和能力,笔者在这里给出几点建议:
一、回归地理原理,重视事物形成过程,关注大气、河流、海洋、板块、外力、生物等自然核心考点。这样在面对试卷新型题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快速解决;面对创新题目时,可以迁移原有概念的过程、原理解决问题;面对较难的综合题目时,也能快速分解题目,产生思路,逐一破解;
二、注重能力培养、构建地理思维,训练试验探究的精神。题目永远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日常的解题训练目的也不是为了背题目、背题型,而是发掘解题背后的思维逻辑,强化分析题目的过程,才能在面对创新题、综合题、变式题的时候运用地理思维分析破解;
三、观察生活、抽象提炼,分析有实际背景的地理问题。地理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社会中有地理,自然中也有地理,地理也蕴含在建筑、交通、贸易、娱乐等各种生活场景中,学生应该有意识主动发现生活中的地理,并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尝试解决。久而久之,形成较好的地理抽象能力、地理应用思维,不光有助于解题,更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地理观点、培养地理素养。
(作者:包易正,有道精品课高中地理教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十一年高中地理教学经验,国家级期刊一等奖获得者。)
历史:
稳中有变,彰显素养
纵观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感觉总体的难度不大,比2019年的难度略有上升,估计难度系数在0.55左右,和往年的历史试题正常难度相当。今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试题继续保持了较大的稳定性。
高考全国卷的历史试题在2012年之后基本上形成比较稳定的命题风格,所以在这些年的试题上没有大起大落的变化,每年的试题都保持了较大的稳定性。试题的稳定性主要体现在试题的难度、试题的考查要求、命题风格、试题的考点分布等上面。
首先,试题的考查要求上,继续体现对能力立意的考查。客观题主要是创设新情境,提供新材料,综合考查学生的能力。
例如25题: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以《步辇图》为切入点,创设了新的问题情境,要学生调用综合知识和能力去得出合理的结论,充分体现了高考能力立意的考查要求。
其次,今年高考的试题命制风格继续保持稳定,很多试题看到之后有似曾相似的感觉,无论是设问的方式还是选项的设置都体现出高考试题独有的韵味。在设问的方式上用到“旨在,据此可知,体现了”等我们很熟悉的高考试题的设问方式;在选项的设置的语言逻辑中,错误选项仍然设置绝对化,正确选项设置深刻概况性表述。
再次,今年的历史高考的知识点分布依然是很稳定的,只是具体的知识点略有调整。具体可查看下表:
2020年、2019年历史高考全国Ⅰ卷考点分布对比:
2020年 |
题号 |
考点 |
2019年 |
题号 |
考点 |
24 |
中国古代政治(分封制) |
24 |
中国古代政治(商周的王位继承) |
||
25 |
中国古代思想(步辇图) |
25 |
中国古代政治(汉武帝中央集权) |
||
26 |
中国古代经济(宋代土地利用) |
26 |
中国古代思想(唐代拔河变迁) |
||
27 |
中国古代政治(宗谱的修撰) |
27 |
中国古代经济(明代地区经济差异) |
||
28 |
中国近代文化(西学东渐) |
28 |
中国近代经济(近代社会结构变迁) |
||
29 |
中国近代经济(近代度量衡) |
29 |
中国近代政治(五四运动的影响) |
||
30 |
中国近代政治(中共党史) |
30 |
中国近代政治(新民主主义理论) |
||
31 |
中国现代经济(改革开放) |
31 |
中国现代经济(一五计划建设) |
||
32 |
世界古代(希腊、罗马司法) |
32 |
世界古代雅典(雅典判决权力来源) |
||
33 |
世界近代思想(文艺复兴) |
33 |
世界近代政治(欧洲殖民拉美流毒) |
||
34 |
世界近代政治(法国曲折发展) |
34 |
世界近代经济(英国工业革命特点) |
||
35 |
世界现代经济(北美自由贸易区) |
35 |
世界现代文化(文化现代主义特点) |
||
41 |
中德外交关系的演变 |
41 |
中国及世界钢产量变化分析 |
||
42 |
中国古代时代特征 |
42 |
中国近代政治评析钱穆的历史观 |
||
45 |
清末新政 |
45 |
中国古代政治秦晋爵位制度变迁 |
综上所述,今年的高考延续了过去多年命题的特点,保持了命题的稳定性。
2.试题有一定的创新。
今年的高考试题在基本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有了一定的创新,所谓“稳中求变,稳中求新”。今年的试题创新主要体现在这两方面,一是深层次问题的探究能力考查,二是常规问题的细化考查。
深层次问题的探究能力考查最典型的是第34题:
有人描写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巴黎:人们在巴黎内部建立了两座截然不同、彼此敌对的城市,一座是“奢靡之城”,另一座是“悲惨之城”,前者被后者包围。当时“悲惨之城”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波旁王朝的苛政、B.资产阶级的贪婪
C.贸易中心的转移、D.教会统治的腐朽
常规问题的细化考查最典型的是第42题,今年的第42题再度创新,但是题目的要求还是和平时的训练是基本一致的:(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就中国古代某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这样的设问把我们常规的问题进行了细化的考查,达到了对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要求。
3.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020年高考命题精选重点考查内容,结合学科特点,设置新情景,突出对理想信念等方面的考查和引导,激励考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强化社会责任感。新课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析,时空观念,家国情怀,贯穿全卷的考查,充分体现了主流价值取向对青年的精神引领作用,引导考生树立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勇气。试题通过对历史上众多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集体和个人事迹的再现,激励考生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彰显新时代的青年主流价值取向就是——要奋斗,才能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作者:李珊玥,有道精品课高中历史教师,七年一线高三教学经验,累计网络付费学员超过万人。)
版权所有 © 北京网库英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网库英才114招生网 - 2023高考-中考-成考-自考-招生-知名招生考试信息门户网!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胜古中路1号蓝宝商务大厦402 邮编:100029
电话:010-80788512 传真:010-80788512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24748号-5 [
4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