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大毕业生王猛(化名)发表万字长文痛诉父母“罪行”的新闻在网上被热议。
看过新闻的人想必“心里颇不宁静”,或者感同身受王猛从小到大所受到的种种委屈,抱以深深的同情;或者站在父母的角度,觉得王猛“拉黑”父母十多年不回家,做得过于决绝;或者由之联想起自己父母的家庭即原生家庭,产生倾诉家庭“原罪”的冲动。
的确,新闻中提及的种种细节,诸如王猛说母亲一直倾向于把他关在家里,不理解他;王猛的父母“爱儿子,我们希望跟他重新联系起来”“王猛从小到大的所有物品,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手工,都在家里放着”等,都让人看到每个普通中国家庭的缩影,展示了80后、90后的成长侧面。
换而言之,王猛的成长经历及其所受原生家庭的影响,自带大多数中国原生家庭的影子,具有相当强的共性和普遍性。因此,与其扩大化王猛的“悲剧”,吐槽父母的种种不是,痛责王猛的偏执、冷漠,抑或将矛头都指向王猛的父母,不如将原生家庭作为反思成长的镜子,直面长期困扰自己的心理问题,找到症结所在。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性格从一出生就逐渐形成,而对性格形成起关键性作用的,就是原生家庭。从父母对婴儿哭闹的反应、与孩子的交流方式,到对孩子的道德教育、童年成长的每个环节,都对一个人的自我认同产生深远影响。这种影响有时是有意识的,但更多时候是无意识的,如果没有主动检视的意识,就像有人所说的,“一个人永远走不出自己的童年”,只会让心结伴随终身,乃至一生都不快乐。
原生家庭对个人性格、心理认知等的确有影响,但有研究表明,这种影响不是决定性或压倒性的。因此,将自己所有的心理问题都归咎于原生家庭,或者将之作为推卸自我责任的挡箭牌,历数父母教育的种种不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甚至走向了问题的反面,只能说是一种逃避。只有将原生家庭作为一种参照、一面镜子,才有望真正实现自我成长,才是正确解读原生家庭的方式。
之于孩子,要明白天底下的父母多是爱自己的,父母的心态或习惯既然很难改变,那就改变自我心态,即明白父母也是普通人,他们内心也有挣扎,多一些理解,也便多了回旋的空间。之于父母,并不意味着自己天生就是孩子的主宰,为人父母的过程中也是反思的过程,不能拿自己的成长经验来教条地掌控孩子的成长。有了自我检视的意识,就不会不解“如果前半程我们在掌控他,可问题出在这后面啊”,毕竟凡事有因果,没有对孩子前半程的掌控,就不会有后半程彼此的心理挣扎。每一代孩子各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成长轨迹,鼓励孩子去探索和顺利完成自我同一性,才是家庭教育的关键。
理想的家庭教育需要父母与孩子双方的反思,是一场开诚布公的双向互动,经过不断调适,在彼此真诚互见、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不断反思教育观,梳理教育方法,才有可能收获良好的亲子关系。离开了这一前提,成见只会越来越深,最终形同陌路。
如果说一个人的童年与成年互为因果,那么很显然,从孩子的童年就多反思自己的教育观,让孩子有一个舒展而充实的童年,比单纯将原生家庭归为成长的“原罪”更有意义。做到这一点,需要亲子之间共同面对困扰彼此的心结,坐下来找到问题所在,尽力去化解它,将之转化为向上生长的动力。真正卓越、优秀的人应该具有这种“属性”,即在事业上取得他人难以超越的成就,在家庭中更多的是一名建设者、分享者,做到了自我与家人的和谐共处,让父母更幸福,让家庭更有爱,而不是扮演着受害者、分裂者的角色。
成长的心结,尤其是来自亲人的误解或伤害,终究是要解开的。一个人最无法接受或释怀的,往往是来自至亲至爱之人的不解或攻讦,会留下一生都无法愈合的伤口。而回到童年,回到原生家庭,直面这些疼痛、伤口乃至内心的黑暗角落、恐惧之所,找到问题所在,一个人才不至于背上“情感的孤儿”之标签终其一生,也才有可能破茧成蝶,重获新生。
版权所有 © 北京网库英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网库英才114招生网 - 2023高考-中考-成考-自考-招生-知名招生考试信息门户网!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胜古中路1号蓝宝商务大厦402 邮编:100029
电话:010-80788512 传真:010-80788512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24748号-5 [
4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