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广告
您的位置:招生网首页 >> 最新动态 >> 详细信息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98%家庭相似

2017/11/28 16:50:00 网库英才114招生网 【 】  

什麽是教育,优秀和成功是什麽?我们在谈的是孩子,是活生生的每个都是独特的生命!

什麽是优秀,每人定义不一样。但自我的提升,就必要由能力和能量/动力两方面着手。(我将来会再解释)

现今国内的教育,着重分数,把竞争放在首位,却在能力的培养方面不够深度。现在世界讲求的是资料分析批判,学校仍停留在死记硬背; 新时代讲求合作互相欣赏尊重,不同的才能产生协同效应,学校仍停留在竞争,用单一的评分标准把人分等; 要的是思想空间激发创意,学校却成了把孩子困住的思想囚牢。

家长们如果看不清这点,着眼于分数和一时的比较,只会局限孩子的发展。

先问大家几个问题:

1. 你觉得孩子怎样才算有个成功人生?

2. 在这个互联网世代,年轻人在网上创业可能十多二十岁就找到第一桶金,外国留学回来的人才却可能努力多年也买不起房子。你觉得你能预知到你孩子长大后,社会需要什麽人才吗?

3. 你对你孩子的天性有多少了解?

4. 你孩子喜爱什麽?什麽事情使他们快乐?他们何时会感到悲伤或有压力?

5. 你最担心的是什麽?

在过去十多年,我工作中遇过很多IQ很高的孩子。其中有的今天已在牛津哈佛等大学留学; 也有些不喜欢读书,但已经创业也做得不错的; 亦有整天躲在家不愿工作和学习的。

你真的觉得教育那麽重要吗?优秀和教育的关係是什麽?还有什麽更重要的因素吗?

我们都把父母和环境因素对子女的影响被高估了。同一家庭成长的孩子,成就和个性都不同。同卵生的双胞胎,分开生活和共同生活,成长后差异也并不大。

而孩子成长中,朋辈的影响可能比教育更重要呢。

我见到的优秀的年轻人,都有几个共同点:

有至少一个长辈对他们的喜好个性很了解,令他们很感觉到被关心

知道自己喜欢什麽,也勇于去发展自己的兴趣,懂得令自己快乐

知道自己的弱点和独特的地方,亦接受自己

他们有足够的支持,但更重要是有发挥他们的特性的空间

对父母,第一点是重点。你要给孩子什麽都好,但先令他们感觉到被关心被了解。做到第一点,第二三点出现机会就大了。

对教育者,最后一点是重点。

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有多少明白孩子需要什麽空间?

其实在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中,有很多帮助老师和专家门去了解孩子的特性和需要的研究。可是,当父母们都只有单一的「优秀」标准,老师们的训练有限,敌不过大家所製造的「市场需求」,教育变得单一变得狭窄。原本是要给每个孩子自己一片天的教育,现在都变成了孩子心灵的囚牢。

前天和一个朋友吃饭,她在世界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任职管理层。谈到人生意义,她感慨的说,身边的人都是世界顶尖学府的高才生,是所有人眼中的优秀人才。但大家平日吃饭谈话,语言乏味,只会追求肤浅的物质生活。她近来看了一些心理治疗大师的书,发现身边的人都和书中形容那些,对生命的无常缺乏面对的勇气的人。他们的人生都没有满足感,也看不到未来的方向,最后只能一直走大家认同的康庄大道,用别人的眼光和情慾物慾去得到认同感。很多甚至家庭或人际关係都很多问题,每天都用工作、烟酒甚至大麻去麻醉自己。

反观她以前很不以为然的一些朋友,离开了主流,走去创业、创作、艺术或文学等路的人,可能没有很富有,却活得很精彩。

一个所有人都视为优秀的人,告诉我她对优秀的看法。你优秀的定义是什麽?

要给什么是优秀的孩子下一个普世认同的定义,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不过,人本心理学之父---亚伯拉罕马斯洛---发起的对于一批自我实现的人的观察与研究,对于回答什么是优秀的孩子,或许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虽然他的观察和研究对象主要是成人,但毕竟优秀的成人也是经由儿童发展而来,优秀成人身上所具有的品质和能力,绝非一夜之间忽然冒出来的,几乎都是从童年期开始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因此,对于优秀的成年人所具有的品质有哪些以及是怎么形成的的观察与研究,往往对于定义什么是优秀的儿童,更有说服力。

优秀的孩子,必备那些特点呢?

对现实的感知能力强

指的是对现实、对事物的感知、理解、洞察、判断能力,总是比一般孩子要高,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未来的预测的准确率总是相对较高

这种能力继续发展,到了成年期,就成为获得成功的一个异常重要的品质,在马斯洛选取的那些研究样本身上,不管是自然科学领域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伟人,还是人文科学领域以詹姆斯为代表的伟人,还是政治公众领域以罗斯福为代表的伟人,以及其它按照迭代法挑选出来的样本身上,都体现了对于现实极强的感知能力的特点,这种更强的感知、理解、洞察与判断能力,在重要的维度上促进了这些人获得成功

但是,他们是如何才做到这一点呢? 为此,马斯洛等进行了一些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与缺乏安全感的学生相比,在更具安全感的学生身上,发现了能更准确判断自己老师的倾向,也就是说,在S -Ⅰ测验中,更具安全感的学生得分更高 。

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更多的实验,逐渐更明显地看到,这种优势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在艺术方面、在智力方面、在学习成绩方面等等,都比缺乏安全感的学生,表现出更高的效率

针对这个现象,马斯洛等继续通过实验寻找进一步的解释,在试验中发现,安全感更强的孩子,在需要做出判断和预测时,会更少受到愿望、欲望、焦虑、恐惧的影响,或更少受到由性格决定的乐观或悲观倾向的影响,所以他们才能更迅速更准确地看到被隐藏和被混淆的现实,同时对未来的预测的准确率总是比安全感不足的孩子更高

因此,一个具有启发意义的结论就可以这样作出:如果说对现实的感知能力强是优秀孩子的特征之一的话,那么前提就是他要具有更强的安全感,而让孩子感到安全的早期养育方式,主要具有以下的根本特点:

1、这些父母对孩子发出的信号所代表的意义,相对更敏感、理解更准确、回应更恰当,在此基础上和孩子每天的同步互动”---在理解孩子行为之下的真实意义、同步孩子节奏的基础上与其互动---比其它家庭更多,同步互动也是孩子与父母之间形成安全依恋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之一。与此同时,孩子天生的气质、秉性特点,也被这类父母考虑到,并纳入到同步互动的实际养育行为中,往往会根据孩子独特的气质特点,预测孩子在各种情境中的反应,并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这种养育与气质特点的吻合,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安全感,同时,气质得以良好发展,并构成健全人格的基础

2、合作而非控制,比如为孩子设定重要的规则,但一定允许孩子抗议,制定规则与引导孩子执行规则,本身是一个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家庭教育过程:规则既不能将孩子限制过死,又不能让孩子因缺乏规则和界限而适应不良或感到不安全,同时在审慎制定规则之后,容纳孩子对新规则新界限不适应的抗议,并在情绪上进行支持,但绝不因孩子的抗议而中途妥协,而是和善而坚定地推进新规则的落实,这一点,优秀孩子的父母相对来讲,做得比普通孩子的父母更好

3、更多地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在情感上是可获得的而非疏离,比如父母共情能力很强,经常将心比心地感受孩子的感受,即便是在所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

4、为发展中的孩子,不停地搭建协助其更好适应世界的语言、思维和技能的脚手架

自我接受

优秀的孩子,对自己的接受性更强,虽然这些孩子并非完人,他们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他们也会因为自己的缺点而感到内疚、羞愧、沮丧、焦虑,但他们更愿意采取接受,而非逃避或厌恶的方式来看待自己身上的缺点,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

由于对自己缺点与不足,发自内心地接受与承认,接受一个真实的自我,在接受自我的基础上,这些缺点与不足所导致的内疚、羞愧、沮丧、焦虑,更容易转化为改善的动力,而不是占据孩子内心并毒害他的心灵,这些毒害容易导致孩子低自尊、敏感而多疑、撒谎、自卑、退缩。

而自我接受的孩子摆脱了这些毒害,并以此为契机,不停使自己得以改善和进步

优秀的孩子,得益于父母首先对自身不完美的更大程度地接受,而后再对孩子的不完美的更大程度地接受:

1、父母更大程度地接受了自身的不完美,因此更大程度地避免了将自身的缺点与不足投射到孩子身上,如果父母不接受自身的不完美,就会将其进行投射,以防御这种因厌恶自身缺点所产生的焦虑。父母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当然就成为了孩子学习的最佳榜样

2、接受自身的不完美,这是获得升华的前提,而升华是抵抗焦虑的唯一有效的方式,因此,孩子也从中学到首先接受一个完全真实的自我,然后进行升华,不停使自己得以改善和进步,日积月累,孩子越来越优秀


院校推荐更多

欢迎考生家长进入院校推荐查询咨询各类院校,为考生准确填报院校录取志愿作准备。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招商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站点留言 | 行业网联盟

版权所有 © 北京网库英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网库英才114招生网 - 2023高考-中考-成考-自考-招生-知名招生考试信息门户网!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胜古中路1号蓝宝商务大厦402  邮编:100029
电话:010-80788512  传真:010-80788512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24748号-5 [ 31.25]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5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