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凝结着一个民族和地域的历史记忆、共同情感和经验智慧,是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源泉,以其为典型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我们的根与魂。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毕元辉表示: “非遗教育包括对非遗保护工作的宣传,普及非遗知识,提高全社会保护非遗意识,使全社会参与到非遗保护与传承中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遗保护的最终目标在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说,非遗教育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该法把非遗教育作为学校的法定责任与义务,而学校是非遗教育的主体。”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在中国的兴起,全国各地的教育机构进行了非遗进校园、进教室、进教材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中小学探索了校本课程,职业院校则由国家设立了教育试点,高等学校也进行了有益的初步的探索。但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非遗教育传承体系却尚未建立,如何从整个教育体系上建立非遗教育传承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厘清。安徽省行知学校校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非遗教育研究中心理事长于日锦在《非遗教育,做鲜活的文化传承》中表示:“非遗教育是抢救性的教育,刻不容缓。”“而用鲜活的非遗教育打造文化传承的主渠道,则是教育界应该努力的一个方向。”通过教育来完成对非遗认知者、认同者、传承者的培养,即在教育的不同阶段,分别培养幼儿对非物质文化的热爱、少年对非物质文化的认同感,让青年在能力教育下成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者,从而使非遗得到真正的保护和传承。
非遗教育逐步被重视
新疆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项目负责人王敏认为:“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传承非遗则是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内容的一种具体举措,甚至可以说是积极思考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非遗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传承。非遗传承是对人类所拥有的文化记忆的传承,这种文化传承本身含有对人类进行教育和再教育的过程,其所内含的‘世代相传’性、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性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要求紧密相连。非遗教育的功能包括历史文化传承功能、和谐文化建构功能、艺术审美功能、遗产知识传播功能、优秀文化熏陶功能等。”近年,文化界、教育界参与非遗传承与教育的热情逐年高涨,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三部委在2013年、2016年两次遴选公布了162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非遗教育在推动相关院校办出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等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
非遗教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王敏说: “非遗教育的功能包括历史文化传承功能、和谐文化建构功能、艺术审美功能、遗产知识传播功能、优秀文化熏陶功能等。”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孟繁胜表示,“非遗有着良好的育人因素, 非遗教育可培养学生民族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和爱国情操;利于学生观察力与注意力的培养,学生了解非遗中的美学规律和民族风俗,发现、认识规律和民族心理, 进而掌握传统技巧,让学生感受先贤的智慧和高深的文化底蕴,在青少年心中播下非遗保护的种子。”“非遗教育为素质教育的推进提供了大量的知识来源和创造素材。中国民间神话故事、灯谜对联、笑话谚语、口技评书等为学生的人文教育增添丰富的内容;民间艺术、民间手艺、民间绘画、民间舞蹈等调剂、温润着人们的生活和心灵, 使人们获得娱乐、宣泄的体验; 服饰习俗、饮食习俗、居住习惯等提供了人的物质生活享受。从这个意义上讲, 非遗教育实质上就是素质教育。”
非遗教育尚处初级阶段
我国非遗教育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如何将其融入到不同学科和专业教育中,实现跨学科的整合,跨部门、跨机构的合作,建立独立的学科和专业体系有待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其促进传承人的文化素质、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重新挖掘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带动相关研究开发的升级也需进一步研究。于日锦表示: “在我国教育结构体系中,非遗中、高等教育,尤其是非遗高等教育,除原来的艺术院校、艺术专业外,仍是一个空白。”孟繁胜介绍说:“由于非遗教育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一些学校(特别是部分相对偏远地区的学校)在非遗教育活动中的体制相对滞后,非遗教育的实践活动开展相对较少,参与非遗教育活动的实践经验不足。伴随着包括语言在内的一些非遗未得到有效保护而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学校在非遗教育中,没有同政府、博物馆、民间社会团体、传承人等进行紧密的配合,未能开发出具有可操作性、民族文化特色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其他特色文化活动。”
对于我国学校参与非遗教育存在的问题,王敏介绍说: “从全国范围看,高校教育真正把非遗的保护、传承当作一个学科建设并开设相关课程的为数甚少,这使得非遗教育有效进入高校的路径并不清晰。”毕元辉说: “长春师范大学是吉林省九台满族石氏家族萨满传说与祭祖习俗等6项非遗项目的保护单位,但高校成为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的现象并不具有普遍性。部分院校进一步关注非遗教育观念的宣传与普及,开展了对非遗课程内容的探索,中央美术学院‘高参小’项目,南开大学将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纳入通识课程体系,成为首个试点的综合类高校,但在独立的非遗教育体系建立前,高层次、高素质非遗事业从业人才及传承人的培养仍是当务之急。”
诚然,各类学校的非遗教育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明确各自在非遗教育中的定位是促使非遗教育科学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毕元辉说: “让中小学生了解、认识、触摸历史,感知乡土地方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利于增强认同感、亲近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是爱国主义教育和提高公民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中等职业院校里可将非遗项目与美术、音乐、体育、德育等课程有机融合,培育精湛技艺的非遗技能人才,促进非遗项目实践转化;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不仅肩负着构建相应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建设和理论体系等诸多方面的责任,而且需参与到非遗教育的顶层设计中来。”
非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任重而道远,学校需要从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两方面入手。孟繁胜表示: “编写教材需专业教师与非遗传承人协同合作,注意分地域、分民族、分种类地系统挖掘和编写。非遗教育资源开发应与地方政府、组织加强合作,广泛挖掘、收集、整理地方非遗教育资源。虽然有些地区的非遗代表作大多都有明确的公布,但更多的地方性非遗项目仍然是以原始形态存在。这就需要在对已收集上来的资料进行整理的同时,对原始资料进行鉴别、考证、整理,最后形成文字、图片、录音等可用资料。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吉林省自然博物馆都是校内校外资源合理开发的范例。”
值得注意的是,在少数民族(或偏远)地区开展非遗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王敏解释说: “以新疆为例,非遗教育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素质的提升,有利于脱贫攻坚维护安全稳定等。但其也面临不少挑战,如未能进入高校正规系统的教育体系,未能在既有的学科体系中找到对应的学科认同机制,未能在学位授权点上获得官方统一的认证等。少数民族地区的非遗产教育缺乏专门师资、专门教材以及专门的课程体系,在传承与创新关系中教育定位模糊。”
非遗教育助力素质教育
非遗的生命力,来自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唤醒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可使得人们成为非遗的保护者与传承者。孟繁胜表示: “把非遗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使幼儿启蒙教育能够培养非物质文化的热爱者,少年的认知教育能够培养非物质文化的认同者,青年的能力教育能够培养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者。”王敏说: “基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实现素质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的人文教育的角度,学校开展非遗教育要鼓励师生深入社区、社群,建立施受教者传承非遗的体验关系;构建符合非遗教育规律的教学模式、教学体系与教学手段;建构非遗学科体系、学历认同教育的模式、机制与政策条例;深刻认识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非遗教育传承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教育机构不断进行非遗进校园、进教室、进教材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于日锦表示: “非遗保护传承已经上升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非遗教育是融合多门类教育特点的新型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遗教育中坚定文化自信,非遗教育顶层设计是前提,非遗教育理论指导是关键,非遗教育主体明确是基础,非遗教育体系建立是根本。非遗的地域性、独特性、历史性、艺术性、抢救性等特征,决定了非遗教育有其独特教育规律,非遗教育应该是自成体系的教育。”
政府、学校、社会等各方面需要联合起来,由试点到推广,从幼儿教育到中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为学生搭建非物质文化活动平台,改善并最终形成合理的非遗教育体系。政府为非遗教育提供制度化保障,对非遗教育进行总体、顶层研究与规划,规范学校、指导各类主体开展非遗教育,指导与规范非遗教育基础理论科学化发展与其各层次工作人才的培养。学校开展非遗教育要挖掘与保护非遗资源,不断丰富非物质文化教育资源,建立健全非遗教育课程体系;重视地方教材、校本课程建设,除了在各省实验教材中增加非物质文化内容介绍和传播分量,加强相关地方教材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使用;在各种形式的教材建设中,可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网络技术呈现课堂教学资源。学校要确立适度教学目标,围绕非物质文化教育资源的挖掘、传承、开发和利用开展教学活动、社团活动,利于非遗教育发展的各方面力量参与其中,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非遗传承人,在促使非遗教育得到发展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本文选自《教育家》杂志2017年11月刊,更多精彩文章,可关注或订阅《教育家》杂志,或关注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号:光明社教育家
版权所有 © 北京网库英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网库英才114招生网 - 2023高考-中考-成考-自考-招生-知名招生考试信息门户网!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胜古中路1号蓝宝商务大厦402 邮编:100029
电话:010-80788512 传真:010-80788512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24748号-5 [
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