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心灵成长的陪伴。从小到成人自立会有很多的坎,有些自己能过,有些却只需要有个过来人亲亲一点就够了。而大多数没过去的坎,是那些没能及时发现的。如果没有父母的时刻陪伴,父母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思考,就没人及时提醒此时是在某一个坎上,孩子就会逗留。等发现不对时已经错过了很多时机,而且这个坎演变成了一个坏习惯。这些坎,其实如果自身能及时意识到,往往能轻松跨越。
所以父母的及时提醒很重要,而提醒建立在长久的陪伴上。那些问题孩子往往是缺少陪伴的孩子!首先,孩子早年接受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最基本作用就是提供孩子安全感和爱,比如建立稳定的亲子关系、依恋关系,夫妻之间尽可能采取沟通而不是争吵等等,幼年时期的安全感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自尊系统。其次还有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孩子最早的学习方式就是社会模仿。
家庭教育还能带给孩子的,比如如何建立良好的情绪管理系统;培养成长型思维而不是僵化型思维;通过唤起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获取新知,促进大脑神经元的连接等等。 对于家长,最重要的是爱和陪伴,在此基础之上,先要了解孩子自身的气质,带着孩子去探索和体验这个的世界。
在家庭教育中除了陪伴外,最重要的是培养。
培养保持优秀的习惯;这是自信。
培养良好学习的习惯;这是方法。
培养受打击不气馁的习惯;这是调整自己的能力
优秀并不是天生的,而是自己修炼来的。在成长中,很多孩子容易受家庭教育影响产生固定型思维,什么是“固定型思维模式”呢?
《终身成长》的作者卡罗尔·德韦克博士认为,那些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经常关注自己是否足够聪明,或者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自暴自弃、贬低自己的人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如遇到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同学,失去了老师的家长关注之后,就变得自卑,甚至认为自己笨,这种思维会让孩子的心态处于极不好的状态,也会进入恶性循环。
那么这种固定型思维模式是怎样产生的呢?它与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当小时候只要期末考试时拿了全校前几名,就会收到来自父母和各个亲戚、老师的夸赞:你真聪明,你真厉害,这个学生特别棒!这个女孩儿好乖!于是这些赞赏的目光和语气就在孩子心里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我要更努力,我要更厉害,才能获得父母和老师的赞扬,如果我的成绩下降了,他们肯定会批评我,会不开心,那我肯定就成了一个特别失败的人。
因此,这颗小小的“固定型思维模式”种子随着孩子一起长大,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那么孩子在今后遇到任何坎坷,都会难以逾越,不知如何面对挫折。
固定型思维模式既然会带来那么严重的害处,那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才是有益的呢?
卡罗尔·德韦克在书中提出了与“固定型思维模式”相反的“成长型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更关注努力的过程,拥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认为自身能力是可以靠努力来培养的,并且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越挫越勇、坚持不懈,他们不会因为失败而气馁,反而认为自己没有失败,认为自己是在学习。
作者在《终身成长》里说:
“父母对孩子的称赞方式塑造了孩子的思维模式。一个孩子遇到挫折时,如果父母表现得焦虑,或者表现得非常关注孩子的个人能力,会更容易促使孩子形成固定型思维模式。相反,那些对孩子的挫折表现出兴趣,并将其视为学习良机的父母才能将成长型思维模式传授给他们的孩子。”
很多父母、老师、甚至还自己,关注的都是孩子的成绩够不够优秀,有没有全面发展,拿没拿到奖状之类的结果,而没有关注孩子努力、坚持、不放弃的过程,表扬的也只是结果,而不是过程,因此才会导致我形成固定型思维模式。
所以,已经为人父母或即将为人父母的你,在教育孩子、夸赞孩子的时候,一定记得,夸赞他努力和坚持不懈的过程,而不是夸赞他的个人能力。并且在面对失败的时候,你积极面对、把它当成学习和成长机会的处理方式也会传染给孩子,帮助他形成成长型思维模式。
但如果你或者你的孩子现在已经形成根深蒂固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了怎么办呢?
第一步:接受
与心中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和解,接受它,没什么可羞愧的。
第二步:观察
也就是你要明确是什么激发了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这个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格会在什么时候回来?也许是你丢了工作的时候?你遇到巨大压力的时候?当你了解并明确了它什么时候会出现,不要着急评价或强制自己去改变它,先观察一下。
第三步:命名
给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取一个名字。比如有的人把它叫做“杜安”,有的叫做“格特鲁德”。
第四步:教育
当你遇到挫折、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再次出现的时候,不要马上与它对抗,让它自然发展,等它稍微安静下来的时候,你便可以拿出你在挫折中如何学习并坚持前行的计划,然后与它一起一步步按照计划去尝试、前进。
第五步:学习与帮助学习
当你制服了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时,并不意味着学习就结束了。你还要继续培养和锻炼成长型思维模式,你需要制定一个成长型目标。也就是,每一天,你都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去寻找利用和练习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事情。让自己不断学习,终身成长。
这样,你或者你的孩子会变成更积极、更有勇气、也更开明的人。
版权所有 © 北京网库英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网库英才114招生网 - 2023高考-中考-成考-自考-招生-知名招生考试信息门户网!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胜古中路1号蓝宝商务大厦402 邮编:100029
电话:010-80788512 传真:010-80788512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24748号-5 [
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