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主角,是宁波的一枚小吃货,他把巧克力带到了学校。要知道,在绝大多数中小学,带零食到校都属于违规行为。小吃货的“违规”行为很快被同学发现了,并一状告到了老师那里。
他的老师,正是“我们1班”的王老师。王老师的处理方式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竟然惩罚了举报人!事后,她整理了“案发经过”,分享在微博上,并得到了全国网友的支持
这条微博发布于14日下午14:28,截至目前,收获了近四千条评论和两万余次点赞。有人甚至开启“福尔摩斯”模式,忍不住在微博八卦。
文中说告状者“即使是被同学供出真相后,还想抵赖”,也就是说,他是不承认有威胁同学的,那在此罗生门的情况下,老师是怎么确定不是那个孩子为了逃脱骂同学的罪责而说谎呢?
对于网友的疑问,王老师坦言,因为“告状者”有过多次信用问题,并且眼神躲闪,被王老师一眼识破,最后他乖乖承认了。
在微博上,网友的态度呈一边倒,都支持王老师的处理方式,并表示被她的机智折服:
@e_bm:这种爱告状的小孩特别讨厌,长大后也是大概率的麻烦。
@郊县天王老田:小树就得砍,不能长歪了。
@唐拉拉:这个老师不能更可爱了!希望孩子们都遇见这样豁达幽默而有智慧的好老师!
@狸猫小姐的胡萝卜:哈哈哈哈哈出了这口恶气,当真是嫉恶如仇的官大人了!
有网友还给出了不一样的解决办法:
@法治君:没遇到我。我的惩罚不仅如此,还要求两人面对面站好,举报者必须目不转睛地盯着对面的嘴巴,直到最后吃完,帮他擦嘴。
@老子聊发少年狂:干得漂亮!我家小同学的老师直接在班上要求不许告状,要么你制止他说服他,老师基本上不受理告状。
也有网友脑补了后面的情节:
@我还能学-木卫三:然后举报者和被举报者达成共识,以后换着带零食,换着举报,然后就可以换着当着老师的面吃零食。
@杨大哼唧:也告诉带巧克力的同学:下次再带零食来老师就当你的面吃掉。
@K夾腳拖:好解气啊!带巧克力同学对着举报者边吃边说,“今天的巧克力格外好吃呢!”
“告密”处理引发关注后,王老师独家投书澎湃新闻——《老师如何处理学生告状问题》。
她认为“一个班级里最重要的是信任感、安全感……我希望学生们举止文明,班级井井有条,但我不希望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告密来掌握他们的动向。”她还强调,对学生告状的行为,不能一概而论,“我理解在当下社会,人们更热切地希望一个光明、公正、平等的环境,鄙视告密也正常,只是对儿童来说,他们真的不该承受这么重的一个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