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广告
您的位置:招生网首页 >> 最新动态 >> 详细信息

如何避免与青春期的孩子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2017/11/16 17:40:00 114招生网 【 】  

十几岁的孩子爱跟父母“对着干”。你让他朝东,他偏向西;你让他干这,他偏干那。
爸爸妈妈困惑极了:曾经那么熟悉的孩子,怎么突然变得陌生?
三四十岁的父母爱跟孩子“较劲”:
“我叫你干,你为什么不干?”
“我叫你好好考,你为什么不好好考?”
“你是不是成心要气死我?”
男孩女孩苦恼极了:曾经那么通情达理的爸爸妈妈,怎么突然变得“不讲理”了?

会长有两个疑问:

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之间会产生这么多的矛盾?


这种现象在家庭教育中属于正常现象吗?

带着种种疑问,会长咨询了中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老师,卢勤老师认为青春期的家庭矛盾是一种很普遍且自然的现象。
卢勤老师说:
这种现象就像宇宙间的星球,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碰撞,“青春期”碰撞“更年期”也是大自然的规律。
只是今天的孩子早熟,青春期‘提前’了;今天的父母太累,更年期也‘提前’了,青春期碰到更年期,这两个情绪化都非常明显的阶段,矛盾就显得比较激烈。

关于“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正确相处”这个话题,“知心姐姐”有更有效的方法。

卢勤老师
卢勤知心姐姐
“知心姐姐”,著名家庭教育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高级编辑,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原总编辑。
曾获中国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韬奋新闻奖”、“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并获“中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公民”、“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
她长期主持《中国青少年报》“知心姐姐”栏目,被广大少年儿童及父母称为“知心姐姐”,并荣获联合国颁发的“支持儿童杰出成就奖”。
江苏镇江市王伊雯同学,曾经给《知心姐姐》栏目社寄来一封她写给爸爸的信。信中,她把与父母之间的“对抗”描绘得活灵活现: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亲爱的爸爸:
“记得有一次吃晚饭的时候,我滔滔不绝地对您(指爸爸)说,一个歌星唱的歌挺好听的,我很爱听。可是我刚说完,您就发火了,一拍桌子吼道:“不把心思用在学习上,专做这种无聊的‘追星族’!你有没有出息啊!”
倔强的性格让我喊了一句:“我爱听歌,并不代表我就是追星族!我是‘追星族’也不代表我就没出息。您什么意思啊?总把我想得那么么差!”
您听了,真火了,拿起筷子顺手给了我―下,我委屈地哭了。说实在的,我不是“追星族”,我真的很委屈。可我知道这时候越向您解释,您就打我打得越凶,所以,我干脆不解释了,把委屈埋在心里。
还有一次,您提着两个包回来,一个拎进了房间,一个放在电视机旁。我好奇地跑去翻开看,原来是一张碟片。您见我翻东西,横眉竖眼地教训我:“告诉过你多少遍了,别碰大人的东西!”
我反驳说:“我又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你不知道的东西还多着呢!”您越发凶了。
 

院校推荐更多

欢迎考生家长进入院校推荐查询咨询各类院校,为考生准确填报院校录取志愿作准备。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招商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站点留言 | 行业网联盟

版权所有 © 114招生网 - 2025高考-中考-成考-自考-招生-知名招生考试信息门户网!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胜古中路1号蓝宝商务大厦402  邮编:100029
电话:010-80788512  传真:010-80788512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24748号-5 [ 46.875]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5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