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较多的地区,由于历史与现实多种原因,教师专业发展面临许多困难。近年来,云南省一直在寻找一条切合本省实际、接地气的教师培训方式,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与教育观念的转变。
如何变输血为造血: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我大学本科学的是美术专业,毕业时到一所中学应聘美术教师岗位,临上岗前被分去食堂卖餐票,第二学期食堂改为刷卡,我就‘下岗’了。当时学校正好缺历史老师,于是我就教了10年中学历史。几年前,望海小学招聘美术教师,我很渴望回到本专业,就前来应聘,没想到后来因为学科设置的变化,我成了语文教师兼班主任……”
座谈会上,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望海小学教师李艳曲折而又让人感到有些无奈的成长经历不时引起人们善意的笑声。云南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处长雷韬介绍说,在云南,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多种原因,教师专业无法完全对口的情况并不少见。云南全省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3,人口在5千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15个为云南省所独有,全省有85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其中73个县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扶持县,共有专任教师26.1万名,其中乡村教师16.29万名,占专任教师总量的65%。云南省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比如,边疆民族特困地区交通不便,教师培训难度大。工作条件艰苦,乡村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数量不足,一些学科教师缺口较大。乡村教师培训机会少与工作负担重的“工学矛盾”比较突出。特别是很多山区或者农村学校规模小,教师分散在各教学点,很难组织集中培训或者研讨。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云南省教师队伍较为薄弱的情况,近年来“国培计划”为云南省投入了专项资金。2010年至2014年云南省开展了置换脱产研修、短期集中和远程培训3大类项目培训。2015年至2016年,云南省“国培计划”项目拓展为县级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送教下乡、乡村教师访名校、乡村校园长培训、网络与校本研修整合5大类项目。
雷韬说,近年来,云南一直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本省的教师培训模式。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哪一天“国培”外援不在了,我们怎么办?如何将有用的培训资源保留下来,如何提升本地的教师培训能力,变输血为造血?
线上学习、线下讨论:校本研修聚焦教学一线问题
广南是云南省初中与小学送教下乡、校本研修活动先进县。近日记者参与了广南县第一小学的一次主题教研活动。当天聚集在会议室里的是五年级教研组教师,研修主题是学生课堂参与度与教师提问有效性的问题,一位教师开门见山地说, “解方程”一课学生的参与度较低。五(3)班有63位学生,有26位学生回答了问题,其中只有17个为有效问题。为提高学生参与度,一位老师建议,解方程教学过程要循序渐进,注意梯度,落差太大了,部分学生的思维就会跟不上……
研讨过程中,记者发现,每位教师都拿着一张教学观察量表,讲得有理有据。该校校长介绍说,此次研修活动是网上“课堂观察”主题学习的延续,基本上采取线上学习、线下交流的方式。也就是“线上学方法、线下找问题”,先在网上集中学习定量化量表等课堂观察方法,再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诊断具体问题。这只是该校促进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的活动之一,本学期学校还组织了“同课异构”“电子白板技术”“基于教育教学重难点进行网络研修”等主题培训与专题教研活动。
广南一小是广南县国培校本示范校,现有129名教师正在参加“国培计划”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开学初,校长作为校级管理员制订了年度校本计划,并进行全校总动员,倡导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的结合。除了定期的线下教研,学校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反思、心得交流、问题思考、经验总结等。经过两年的研修,全校形成了浓厚的校本教研氛围,全校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得以较快提升。
小技巧与大情怀:除了教学技能,还有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的转变
望海小学李艳说,一次她在校外远远看到了一个自己非常喜爱的学生,没想到那个学生竟然绕道走开。前不久教了本学期的最后一篇课文后,她长舒了一口气,剩下几分钟的时间,随意让学生讲一个小故事,学生讲的是“风与太阳比赛”的故事。她突然觉得,这个故事好像是针对自己的,自己有时就像粗暴的风,出发点好,可是方法简单,对学生批评多鼓励少,因而让一些学生对自己敬而远之,没有达到教书育人的应有效果。在中国教师研修网上,她看了宋冬生的“‘反’有路子,‘思’有尺子”专题讲座之后,她觉得自己缺乏的不是教学经验,而是缺乏反思:原来想当然地认为教师是教学主体,忽略了学生的性格与年龄特点。看了“教师积极语言的有效率”专题讲座之后,李艳改变了板着脸与学生交流的方式,经常说“你真棒”,凡事以鼓励为主,现在学生见了她都非常亲热。
选修课程中听汤丰林教授讲授的“自助取向的教师专业成长”时,李艳边听课边记笔记,之后仔细分析了自己的性格特点、工作环境与职业困惑……她说,“国培”让我学到的不只是教学技巧,更有教育理念与教育情怀……
沾益五中史维存副校长说,本校教师结合网上研修进行了多次“磨课”活动,在国家与省级相关教学比赛中取得了较好成绩。线上线下结合的互动研修,对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教学观念的转变有很大帮助。
深度融合:“网”住本地专家,丰富课程资源
广南教师进修学校柏尚能副校长介绍说,以往的网络远程培训,老师们都认为对自己的教学没有多大的帮助,出现了应付甚至是“混学时”的现象。提高培训项目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是他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广南县高度重视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的组建工作,他们从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城区学校和部分乡镇学校的省、州级骨干教师中遴选出21个学科的首席专家,组建了专家团队。近年来他们还进行了“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难点攻略”课题研究,在组织本地专家“送教下乡”时,也把突破难点的教学策略作为培训中心。例如,经过全县教学质量分析和教师访谈等得出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教学难点有8个,包括“进一法”“去尾法”“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等,他们直接把这些难点作为教师培训内容。同时充分利用外援,邀请中国教师研修网专家进行微课程制作培训和心理健康专题讲座。还邀请了昆明学院的专家进行英语、地理、生物等本地较为薄弱学科的教师培训。
除了外请专家,云南省大力鼓励本地名师工作坊的坊主积极参加薄弱地区或者薄弱学科的送教活动,赵学忠老师主持的“初中化学名师工作室”、何应秀老师主持的“七乡名师工作室”在当地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教师研修网总监杨寄锦说,地方教育资源让本地教师觉得更易懂易学,此外,针对教师的实际需求,研修网也增设了诸如心理健康、日常保健、美容着装等人文素养类课程。在培训过程中他们也非常注重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他们感到,将多种课程资源整合到国培平台,需要各方面的参与和合作。
制度保障:确保培训队伍质量与参训教师的持续参与
云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同志指出,教师培训质量需要严格的制度作为保障。这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确保培训机构的高效优质,经过筛选,目前中国教师研修网、西南大学、昆明学院参与了云南相关国培项目。高校专家、网络培训机构与当地培训机构和培训团队,现在已形成合力。云南省同时采取招邀标方式遴选项目县,鼓励培训机构参与项目示范县的各项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如何鼓励教师持续而又主动地参与培训是国培的另一个问题,一些国培示范项目县现已探索出一套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以广南县为例,2015年,新一轮“国培计划”实施后,广南县“国培计划”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订了细致的奖惩措施,比如,每学期对教师的校本培训进行一次评价,教师参加校本研修情况与年度考核挂钩。对无故不参与校本研修活动或不完成研修任务的教师,年度考核评先、评优时实行“一票否决”制。对积极参加校本研修的先进个人,优先派出参加各级培训、参观学习等,并作为校级骨干教师选拔认定的基本条件之一。目前广南县1173名教师在中国教师研修网参加了研修,设立了18个工作坊,创建了县域教师网络研修社区。
从当地教育管理部门与教师反馈中看,“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的方式,促进了“国培”与本地教师培训的深度融合,充分激活了本地教育资源,提高了乡村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报记者 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