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随县的彭奎和父亲彭德志一起买完生活用品后,高兴地来到了武大工学部宿舍楼的寝室,“我是寝室第一个来报到的呢。”
5岁时,彭奎的臀部和腿骨之间长出了两颗肿瘤,病痛折磨让彭奎走起路来一瘸一拐,“上学时都是哥哥背着我去,晚上睡觉经常疼得哭醒过来。”为此,彭德志为儿子办理了休学,四处借钱带着他到全国各地求医,3年后,彭奎腿上的肿瘤终于消退,但落下了残疾。虽然腿脚不如普通同学那般方便,彭奎在生活上努力自理,学习刻苦,今年高考考了605分,如愿进入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能源与动力专业就读。“给孩子报完名,我心就踏实了。”父亲彭德志说。
咸宁女生陈放,前日也顺利在湖北大学报到了。上小学时,她因病对右腿进行了截肢手术,后来装上了假肢。“报到时,孩子本来宿舍被分到了4楼。听我们说明情况后,老师在1楼单独给她安排了宿舍,方便出行。”陈放的爸爸感激地说,孩子的妈妈从小学一直陪读到高中,但到大学报到时,看到学校老师对孩子给予了各方面的关爱,他们都放心地回家了。不过,他们还有个愿望,想给女儿换副假肢,可因费用太贵,目前还换不起。
为录取一个重度残疾考生
相关部门紧密协调了两天
像彭奎、陈放这样的残疾考生,近年来在录取中得到特别关注,高校一般也予以积极录取。不过,也有少数高校以考生“身体条件受所报专业限制”为由准备退档的情况。
省招办介绍,今年录取过程中,有一位双下肢残疾的考生,一本投档到武汉某部属高校;有一位血液病后遗症考生二本投档到一省属高校;有一位进行性肌肉萎缩的考生三本投档到黄石一独立学院;还有一位脑瘫后遗症考生第四批高职高专一投档到荆州某大学。但这些学校都以种种理由拒绝录取考生,省招办录检组经过长时间与学校沟通,最终说服学校将这些考生录取。其中有名重度残疾考生,省残联和省教育厅与高校协调了两天,最后终于被顺利录取。
据悉,从2002年开始,省残联和省教育厅便进行合作,做好残疾考生录取工作,力争让他们享受与其他考生一样的公正待遇。“录取前,省残联会将登记在册的线上残疾考生信息给我们。每批次投档前,我们会对该批次线上残疾考生的信息进行梳理,给予重点关注,特别是重度残疾考生。投档期间从头盯到尾,若发现学校有退档意向,便立即进行协调,以保证考生在政策范围内都被录取。有些没有登记在册的,若录取过程中出现问题反映过来,我们也尽力确保一个都不落选。”省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近10年来,我省没有出现线上残疾考生没学上的情况,对登记在册的线上残疾考生录取率为100%;近5年来,残疾考生的合理就读第一志愿基本上得到了满足。据不完全统计,我省每年在高考中录取的残疾考生在150人到200人之间。
残疾生上大学有奖励
社会关爱助他们圆梦
彭奎说,7月29日收到录取通知书后,随州市残联总工会资助了自己2000元学费。1994年毕业于随州一中的师兄何俊,也通过班主任金老师转交给他3000元,这些热心人的关心让他倍感温暖。为了自食其力赚钱补贴学费,他还利用暑假去上海某汽车公司客服中心做了一个月的话务员,赚了1200元。他告诉记者,大学毕业后他希望去美国留学,“如果能申请到奖学金就去,毕竟家里经济条件有限,没有足够的资金就尽快找份工作赚钱养家。”
省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残疾学生的利益,每年5月15日以前,他们就要求各县(市、区)残联要加强与各地教育部门和高中学校的联系,做好残疾学生的调查摸底工作,残疾考生也可以主动与县残联联系。在摸清对象的基础上,各地残联结合学生的残疾状况,指导和协助残疾考生做好报考和填报志愿的工作,防止因隐报残疾和填报志愿不当而被普通高校拒录。对于被高校录取并登记在册的残疾大学生,按照专科生每人1000元,本科生每人2000元、研究生每人3000元、博士生每人4000元的标准划拨一次性奖励经费(在奖金总金额50万元不变情况下,根据当年获奖励人数进行微调),对未按要求上报材料、没有列入录取学生名册的残疾学生,其奖励经费由当地残联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