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一张大红喜庆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了上高县社会福利院。
这一天,是上高县社会福利院建院以来最热闹的一天。院里的孤儿潘喜凤考取了广西财经学院,成为该院走出的第一名大学生。
好消息一下传遍了全县。这个孤儿努力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感染着大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好心人的关注。8月7日,记者走进上高县社会福利院,认识了这名自强、开朗的女孩。
走入大家庭,稚嫩的心不再孤单—“在院里抬头看夜空,觉得星星更多更亮”
18岁的潘喜凤和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有自己的偶像,也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
在她1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贴着10多张郭敬明的相片,还有数百个颜色各异的千纸鹤。另一面墙上,是小学同学的照片和初中毕业集体照。“我很欣赏郭敬明团队的精神,还有这些千纸鹤是我自己折的,贴在墙上很漂亮。”潘喜凤略带羞涩地说。
显然,从这个精心布置的小房间,看得出她是一个内心很温暖的女孩,也能看出她很爱福利院这个“家”。她说,院子里的风景很好,晚上抬头望天空,觉得星星都比别的地方看起来更多更亮。
2004年父亲去世后,成为孤儿的潘喜凤和弟弟潘喜龙就进了老家蒙山乡的敬老院。“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蒙山乡敬老院有一对姐弟,学习成绩很好,于是县民政部门就开始协调将他们转至县社会福利院,以便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上高县社会福利院院长冷伟明说。
经过努力,2007年秋,12岁的潘喜凤转入了福利院,并进入上高中学读初中一年级。比她小2岁的弟弟潘喜龙也进入了县城一所小学读书。
上高县民政局和县社会福利院对这对姐弟格外关注,院里的工作人员和孤寡老人们都很喜欢懂事、文静的潘喜凤。为了让他们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刚入福利院时,院里出钱送他们到一家教育托管中心,吃住了一个学期。之后,他们才完全在福利院住下来。
享受内心温暖,产生感恩的力量—“尽量减轻大家的负担,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潘喜凤知道,自己和弟弟能生活下去,都是国家的政策好。不仅每个月有生活救助,在学校读书也是学杂费全免。
“每天下了晚自习回到院子,有的爷爷奶奶总是给我留盏灯,让我不至于摸黑上楼。中午从学校回来晚了,阿姨或者爷爷奶奶都会帮我热好饭。为了让我有一个好身体,大家总是想办法为我提供牛奶和鸡蛋。”说这些话时,幸福溢满了潘喜凤的脸庞。
社会上的好心人也一直关注着福利院的孤儿们。潘喜凤在读初中时,因为上学和放学都要走三四十分钟的路程,一名好心人专程给她送来了一部自行车。
温暖可以产生一种感恩的力量。
潘喜凤说,上大学后,勤工俭学的时间相对充裕,她会加倍努力,让“亲人”们放心。
如今,大家早就开始为潘喜凤的大学学费忙开了。县民政部门、教育部门都在想办法筹措资金。县政协委员基金、匹克慈善基金也已经伸出了援助之手。
自强励志,做一个阳光女孩—“要学会排解学习压力,对自己有信心”
潘喜凤每天全院第一个起床,每晚都是她最后一个熄灯。学习认真刻苦,是大家对她的一致评价。
冷伟明告诉记者:“这孩子心态好,性格还比较阳光,不熟悉的人根本看不出她是一个孤儿。”正是有了这种心态,才让潘喜凤能静下心来学习,快乐追求自己的未来。
“她的性格挺不错,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世而自卑,和同学都相处得很好。这一点难能可贵。紧张的高考过后,她还活跃在班级的QQ群里。”温宝清说,学习方面,潘喜凤不用老师操心,她一直很努力,成绩也保持得很好。
高考前,老师们都认为潘喜凤考一本完全没有问题。但由于发挥失常,结果只考取一所二本学校。“我不去想什么,只要努力了,考到了大学,我就高兴,就放心了。”潘喜凤说。
熟悉这个女孩的人知道,她很善于这样排解自己的压力。她常常告诉自己,不去多想什么,只要对自己有信心,尽力去做就好了。
上高县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说:“孤儿潘喜凤从福利院走出去读大学,是全县破天荒的第一次。她是全县民政系统的骄傲,希望全社会更多的关爱喜凤,让她圆满读完大学,成为社会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