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14招生网 讯
有媒体报道,中国科技大学中所有攻读科学学位的研究生都免收学费,而且所有研究生都能获得基础奖学金。更让人睁大眼球的是,为了吸引高端人才,中科大还设立了每年高达15万元的特等奖学金。
一年15万元,这个奖学金的额度着实不低啊。也正因为这样,就有了网友的一些评论,比如说“上学比上班挣钱”,“不拘一格买人才”之类的。
被推到舆论焦点的中科大,是否真的向新生提供每年15万元的奖学金呢?昨天下午,中国之声中国114招生网采访了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古继宝。古院长负责中科大研究生院的招生工作,面对质疑,他回应说,15万元的奖学金确实存在,但并非每年十五万元。
古继宝:国家实验室他们是设立有这样的。
中国114招生网:这个奖学金是由谁来发?国家还是咱们学校?
古继宝:学校,它分五年,每年三万。
中国114招生网:是五年每年三万?
古继宝:一次性确定。
中国114招生网:一次性确定,然后每年发三万?
古继宝:其他的正常的助研都还有。
中国114招生网:其实这个奖学金就类似一个专项奖学金?针对这一个方向的研究生。
古继宝:对,有15万、8万、5万的,好像有个档次。
中国114招生网:这个奖学金是由谁来发?国家还是咱们学校?
古继宝:学校,它分五年,每年三万。
中国114招生网:是五年每年三万?
古继宝:一次性确定。
中国114招生网:一次性确定,然后每年发三万?
古继宝:其他的正常的助研都还有。
中国114招生网:其实这个奖学金就类似一个专项奖学金?针对这一个方向的研究生。
古继宝:对,有15万、8万、5万的,好像有个档次。
听了古院长的介绍,媒体所报道的“每年15万元”的奖学金算是一种误读。因为这份奖学金只针对少数实验室的博士研究生,本科生不能申请。采访中,古院长也并不避讳奖学金的额度。
古继宝:大概15万去年是设了两位,这个数量很少的,但是5万、8万的很多。大概会有五六十个人,做得好的,确实是拿的钱很多。
实际上,在国内高校中,“用奖学金抢优秀生”的现象并不少见。2006年,香港高校进军内地,动辄以超过十万元的“高额奖学金”吸纳人才。之后,清华大学等内地知名高校也纷纷上调奖学金数额。
仅在广东省,各个高校就在“状元奖”上比拼开来:暨南大学提供给省高考状元4万元的奖学金,华南理工大学是5万元,而南方医大和华南农大更是达到10万元。
而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待遇更是不菲。2013年开始,广州大学的优秀博士研究生一般可以拿到近5万元的年奖学金。暨南大学博士生入学最高可拿50万元资助。再算上那些名目繁多数额不等的奖学金,读书对某些人来说,真的是一份赚钱的好职业。
中国114招生网采访了一位正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在读博士,在她看来,博士研究生所从事的工作已经是“半职业”的,只有充沛的物质保障,才能保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中。
在读博士:我个人认为,博士研究生的话,还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博士研究生的身份虽然是学生,但做的更多的是研究。没有经费提供,只靠教育部的补贴,没有办法完成研究。这样就背离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目的。
她还认为,即使是本科招生,通过提供有吸引力的奖学金来吸引人才,也无可厚非。
在读博士:我认为只要学校觉得,这个学生的能力能够为自己学校带来很多的竞争力的话,我觉得无可厚非。人才也是一种资源。
高额奖学金政策,同样也引来不少人的质疑。有人认为,这可能形成一个价值导向,即治学和收入直接挂钩。“大学生心智和价值观其实还不成熟,直接用金钱激励,会有负面影响。”
也有教育界人士认为,奖学金的攀比之风一旦过盛,意味着经济实力将成为决定高校能否抢到人才的关键,这种不公平的竞争将导致高校之间不正常的贫富分化,容易让高校陷入恶性循环。
就在2013年高考结束之际,北京大学招办主任秦春华在公开场合痛批奖学金“收买”高分生的做法。
秦春华:我们恳请我们的企业家们,不要给状元和那些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提供个超过他们学费和生活费的高额奖金,不要让他们用高考分数来换钱。
其实在去年,教育部就曾针对高招工作下发过禁令,“严禁高等学校在录取工作结束前以“新生高额奖学金”承诺来吸引生源“。一条禁令显然没能平息高校间的“奖学金抢人大战”。
奖学金数额的水涨船高,巨奖面前,高校和学生都要多多思量。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但也不能让黄金蒙了读书人的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