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异地高考推行的第一年。然而多地报考情况显示,“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异地高考制度,却在实行的第一年遇冷。专家称,异地高考遇冷原因在于,这些地区并非异地高考矛盾突出地区。
异地高考新政,叫好却不叫座,并非意外。之所以遇冷,原因就在现在的所谓异地高考,不过食之无味的鸡肋——参加高考不就为了上大学吗,而一些高考大省,录取线在全国名列前茅,考了同样的分数,在北京可以上北大,但是在本省连省内名校也上不了。即使是这些高考大省考生,只要有办法也会做“高考移民”,到“分数线洼地”的省市去“坐享其成”搭“顺风车”,在这种背景下,真有外地考生到高考大省参加高考,岂不是“找死”?
异地高考叫好不叫座,其实恰是再次凸现出高考录取中的地域不公。这些年,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的呼吁所指,都是直指北京等“分数线洼地”而从无指向那些“分数线高地”。说白了,呼吁所呼,不过是“选择性取消”。“分数线高地”是不是取消,呼吁者并不感兴趣,他们要的只是“洼地”的取消。或许这种呼吁很功利,是为私利,但它确实击中了高考地域不公这个症结。
以2012年为例,北京有7.3万考生,但北大在京招生却多达619名,北京每118名考生中,就有一个可以上北大。而河南、山东、四川、安徽、湖北、河北6省考生为332.13万,北大计划招生数仅为409人,差不多为万分之一,北京人上北大与外地人上北大的比例要相差一百倍。这样的“优惠洼地”,羡煞多少人。在“地域不公”依然如坚冰的背景下,即使真的有一些外来人员子女如愿以偿在“优惠洼地”参加了高考,但这也难称真正的进步,不过是多了些考生可以挤进享受“特权待遇”的群体。而对于面广量大的其它考生,则是“不公”依旧。
人没法选择出身,也没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地,但社会应当为每一个人提供尽可能均等的机会。打破高考录取“地域不公”的坚冰,作为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对于一些既得利益的地方是痛苦的,但相比于更多长期饱受“地域不公”之痛的地方,前者的痛苦只是小痛,是一种阵痛。两痛相较取其轻,我们难道还有别的选择吗?解决“地域不公”要有大思路、新思路。这就是以高考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录取,打破“地域不公”,这个“三统一”,比起“异地高考”的“挤牙膏”,堪称一步到位,不涉及户籍,可行性很高,公平度最大,这才是众望所归且成本最小的改革。
推荐阅读: